過敏專區
頭痛的好難受 淺談過敏與頭痛
2021-02-25
頭痛是一個常見卻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據統計,除了與急性感染、壓力或血管性疾病相關的急性頭痛以外,在台灣,慢性頭痛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五。 造成頭痛的原因五花八門,其嚴重程度也相差十分懸殊。 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指引,頭痛可分為: 偏頭痛、緊縮型頭痛、三叉自律神經頭痛、外傷相關之頭痛、頭頸部血管疾患之頭痛、非血管性顱內疾患相關之頭痛、物質或物質戒斷之頭痛、感染之頭痛、顏面或頸部結構疾患之頭痛、精神疾患相關之頭痛等等。 頭痛的範疇很大,需要根據年齡、性別,與臨床表現做綜合評估與分析後才能較精準的找出原因。 因此,我們今天會根據兒科常見的鼻竇性頭痛與最常見慢性頭痛--偏頭痛做重點整理,並介紹它們與過敏之間的關聯。

什麼是竇性頭痛
美國 "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將竇性頭痛定義為:
1) 疼痛感位於頭部前方,且在顏面、耳朵,或是牙齒一個及一個以上部位出現痛感的頭痛,且伴隨臨床上慢性或是急性的鼻竇炎。
2) 頭痛與鼻竇炎症狀同時出現。
3) 經治療慢性/急性鼻竇炎症狀改善後,頭痛及顏面疼痛獲得改善。
  竇性頭痛最重要的特色之ㄧ就是疼痛的部位明確。 患者往往在額頭與雙側臉頰出現痛感,且用手指往下施力時會感到明顯的疼痛。 發表於 “頭痛" 期刊的一篇挪威論文蒐集了三萬名30-44歲受試者的問卷調查,發現慢性鼻竇炎患者同時患有慢性頭痛的比率,比起一般人高出了九倍之多。

竇性頭痛與過敏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向大家介紹我們上呼吸道的解剖構造: 鼻甲、鼻腔、鼻竇、咽部,與喉部。 我們鼻竇共有四對: 上頷竇(位於兩頰處、眼睛下方)、額竇(位於額頭處、眼睛上方)、篩竇(位於鼻樑骨中)、蝶竇(位於兩眼後方)。 這些鼻竇的黏膜與整個上呼吸道相通。 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長期因細胞激素與發炎物質的釋放增加,血管通透性上升,使血漿向外滲透至組織中,引起組織黏膜水腫。 黏膜水腫使得整個上呼吸道黏膜處於腫脹的狀態。 經年累月下來,上皮組織的結構便會有所改變。 分泌黏液的杯狀細胞數量增加,使得黏液與分泌物總量上升,且黏膜下層以及氣道平滑肌肉層也會增厚。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合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是過敏原暴露,黏膜腫脹的狀況也會加劇,使原本可能只有隱隱作痛的竇性頭痛急速惡化。 長期下來,患者便會覺得頭痛ㄧ直好不了,且會不定時的反覆發作。 

什麼是偏頭痛
台灣頭痛學會將偏頭痛定義為: 嚴重程度中等至嚴重、會反覆發作、每次持續時間為4到72個小時的頭痛。 偏頭痛的特性為: 單側、搏動式,且伴隨噁心想吐、畏光、或是怕噪音。 當偏頭痛發作時,患者往往完全無法專注,也無法完成走路、爬樓梯、開車等日常活動。 據統計,台灣偏頭痛患者大約占總人口的10%,且女性患者的比率為男性的三倍。 兒童偏頭痛的發生率約為4-5%。 與成人不同的是,兒童偏頭痛發作的時間通常較短(定義為1到72小時),且可能以陣性頭暈或肚子痛來表現。 偏頭痛的誘發因子除了女性荷爾蒙的變化、壓力、情緒、睡眠、藥物以外,還包含特定的食物種類 (如乳酪或其他乳製品、含咖啡因的飲料、巧克力、酒類、柑橘類、人工甘味、味精、及 一些添加物及人工香料)。 特別的是,約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會在偏頭痛發作前經歷"預兆",如看見閃光、暫時性的部分視力喪失、某側身體麻木、臉部麻木或針痛感、突然無法言語等。 

偏頭痛發生的原因目前在醫學界仍眾說紛紜。 其中一個主流論述為: 當遭受到刺激時,促進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大量的釋放,使頭部血管如硬膜動脈與顱外動脈出現擴張,刺激顱內組織的痛覺神經起源,也就是三叉神經第一分支。 這些痛覺訊息經三叉神經路徑傳到腦幹、視丘到大腦皮質,引發後續一連串的的疼痛反應。 研究也指出,腦幹的三叉神經核經刺激後會釋放抑鈣素基因系胜肽(強力血管擴張因子),使血管擴張,且隨著在顱內循環的濃度上升, 造成痛覺備不停的放大,讓患者感到頭痛欲裂。

過敏與偏頭痛 
剛剛我們提過,血液中的發炎物質會影響血管內皮,導致血管擴張。 由此可知,促近發炎的細胞激素大量釋放與偏頭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3年的一篇土耳其研究比較了80位12到65歲的過敏性鼻炎患者與沒有過敏的另外80位對照組受試者,發現偏頭痛的發生率在過敏的族群中高出了2.6倍(50% vs 18.75%)。 這篇研究也發現,約有一半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同時患有偏頭痛。 此外,"臨床與診斷研究期刊"的一篇印度論文研究了100位慢性偏頭痛患者,發現血液中IgE(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濃度越高的患者,偏頭痛的嚴重程度也越高。 輕度偏頭痛患者血中平均IgE指數為373.75mg/dL、中度為784.54mg/dL、重度為3523mg/dL。 我們知道,IgE是診斷過敏的重要指標。 當人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會刺激身體產生IgE。 當再度暴露於相同過敏原時,過敏原會與IgE結合,使身體釋放發炎物質,進而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產生過敏症狀。 這些研究成果證實了過敏患者發生偏頭痛的比率,比不過敏族群來的高。

偏頭痛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關聯性目前仍眾說紛紜,未有確切的答案。 其中最廣為接受的假說指出,過敏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因受過敏原刺激,啟動了發炎反應與相關細胞激素的釋放,使B淋巴球分泌IgE,與肥大細胞與嗜鹼性粒細胞結合後產生組織胺、血清素、白三烯素,與前列腺素等。 這些被大量釋放出的發炎物質會啟動三叉神經的疼痛接收器,造成偏頭痛發作。此外,組織胺也會提高血中的一氧化氮濃度,透過H1與H2接受器而使血管擴張,使偏頭痛惡化。 總而言之,高濃度的發炎物質在我們的體內會透過刺激不同的組織反應而導致臨床上出現過敏,竇性頭痛與偏頭痛; 這三者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可說是環環相扣。

閱讀至此,您可能會有以下的疑問: 既然竇性頭痛與偏頭痛與過敏性鼻炎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要怎麼針對這兩種頭痛作區分呢?  的確,因過敏發作而加重的的竇性頭痛與偏頭痛都會有頭部腫脹、眼睛痛、流淚、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等症狀,且同樣好發於春季與秋季等季節轉換的時節。 2016年發表於"頭痛"期刊的一篇西班牙研究分析了100位慢性偏頭痛患者的臨床症狀,發現最常見的症狀為: 流淚(49%)、結膜腫脹(44%)、眼皮水腫(39%)、耳脹(30%)、鼻塞(20%)。 而這些症狀往往也在過敏急性發作時ㄧ併出現。 雖然過敏造成的頭痛與偏頭痛很難區分,也很常是是共存的,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臨床上的細微差別來區分。 與竇性頭痛的頷/眉間/眼周/額部鈍壓痛相比,偏頭痛的疼痛較常為單側搏動性的中重度疼痛,且更常出現再顳側或是眼窩後。 此外,竇性頭痛常於早晨發作,而偏頭痛則沒有著重於某一個時間點出現。 因過敏而惡化的竇性頭痛分部的年齡層也較輕,主要以6-30歲患者為主。 偏頭痛好發的年齡則較晚。 根據美國第二期偏頭痛研究的資料指出,22至55歲的女性族群為偏頭痛發生的大宗。 另一方面,偏頭痛發作時常出現的噁心想吐、對光/聲音/氣味過度敏感,或是出現預兆等症狀也較少出現於竇性頭痛患者。 

過敏控制可以改善頭痛嗎?
相信閱讀完以上的內容後,大家都對於竇性頭痛/偏頭痛與過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無論在臨床上過敏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是體內過敏指數的濃度,都與頭痛程度密切相關。 我們上述提過2010年的挪威研究同時發現,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停止過度服用止痛藥物,以及接受鼻腔手術之後,慢性鼻竇炎相關的竇性頭痛症狀也獲得顯著的改善。 此外,美國辛辛那提醫學院發表於"頭痛"期刊的論文指出,在年紀小於40歲的慢性偏頭痛患者中,接受過免疫治療的族群,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比率也降低。 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控制過敏症狀與調整過敏體質有助於減輕竇性頭痛與偏頭痛的嚴重程度以及發作頻率。 當然,偏頭痛的治療還是得依靠止痛藥物、能使腦血關收縮的Triptan類藥物、麥角類藥物、以及抗抑鈣素基因系胜肽藥物。 不過,若是已知自己有過敏體質,妥善的控制過敏的確對於預防頭痛發作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