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感染疾病
益生菌有助於防止嬰兒敗血症
2021-02-25
醫學新知: 益生菌有助於防止嬰兒敗血症
當有新生命誕生時,總是會給父母與周邊的親屬帶來許多期待。 照護者在全心全意呵護寶寶的同時,往往會擔心自己會不會有任何的遺漏,讓新生兒的健康遭受到威脅。 台灣現今的醫療雖然十分進步,但由於新生兒(也就是出生一個月內的小朋友)身體的抵抗力不足,既使在出身六個月內,都受到來自母親體內的抗體保護,免疫力仍然低於其他年紀的嬰幼童、也特別容易受到細菌或是病毒的侵犯。 根據統計,新生兒感染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五; 而在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盛行率更是高達千分之十五以上。 一旦感染,新生兒往往需要接受許多檢查,且須盡早施打抗生素,以免產生全身性敗血性休克,甚至是多重器官衰竭,對孩子造成生命的危險。
 
什麼是新生兒敗血症呢?
新生兒的細菌性感染中,敗血症最為常見,其次是腦膜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新生兒敗血症的定義是指:在小朋友出生後一個月內有感染的臨床症狀且血液培養長出細菌者。 依發生的時間來分,可分為早發性(出生五至七天內)和晚發性(出生五至七天後) 新生兒敗血症。
早發性新生兒敗血症一般和母體的感染較有關連性。 媽媽如果有早期破水超過18小時以上,細菌可能會沿著產道上行而感染到胎兒。 若媽媽有發燒、感冒及受傷等的現象,也都可能增加新生兒細菌或是病毒感染的可能。 以細菌感染來說,最常見的致病菌為B群鏈球菌及大腸桿菌,偶爾也可見到其他鏈球菌及克雷白氏菌等的感染。 這也是為什麼母體B型鏈球菌篩檢早已被列為重要的孕前檢查項目之一。 若查出有帶原,便會給予預防性抗生素,以降低小寶貝們感染的機會。
晚發性新生兒敗血症則常發生在出生後須長期住在醫院的孩子,包含低體重的小早產兒、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放置靜脈導管或注射藥物及靜脈營養液等的嬰兒等。 因身處醫療院所,環境中的細菌及一些醫療的必需處置可能增加感染的機率,造成晚發性新生兒敗血症。
 
要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有感染甚至是敗血症的徵兆?
與其他年紀的孩子比較起來,新生兒敗血症/感染症的表現往往比較不典型。  且因小寶寶無法表達,也常處於哭鬧的狀態,故我們只能從一些臨床上的表現,包含:呼吸急促(速率大於每分鐘60下)、呼吸時觀察到嚴重胸肋凹陷、鼻翼搧動、發出異常呻吟聲、發紺、呼吸暫停、抽痙、前囪門鼓脹、耳朵有分泌物流出、肚臍周圍紅腫、體溫超過37.7度或低於35.5度、意識狀態改變、活力減少、不喝奶、吸吮反射消失、嘔吐、腹脹、腹瀉、皮膚顏色改變 (血液循環變差)、黃疸(病理性)等,來評估與判斷新生兒是否有感染的跡象。 若觀察到家中的小寶寶出現上述的表徵,應儘速就醫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和治療。
 
新生兒敗血症近年來的發展
新生兒敗血症為造成新生兒併發其他病症與死亡的主要原因。 就算使用抗生素治療,死亡率仍可高達百分之60(百分之5至60的機率)。 雖然全世界五歲以前兒童的死亡率在1990年到2012年間,每年降低了3.4個百分比,新生兒的死亡率卻只下降了2個百分比。 所有的新生兒死亡案例中,敗血症就佔了百分之37。 在過去,許多研究都曾試圖把在成人敗血症中能夠改善系統性發炎反應的內生性因子應用於新生兒敗血症的治療,然而效果不彰。  在這樣的前提下,使用益生菌及共生質(益生菌與益生源之混合物; 益生源有助於益生菌的生長與定殖)來預防新生兒敗血症之研究題材在近年來變得愈發熱門。 曾有研究指出,益生菌有助於治療早產兒之壞死性腸炎。 另一方面,土耳其的一篇大型論文也指出,服用共生質有助於降低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兒之敗血症的發生率。
 
美印合作的論文指出: 服用益生菌有助於降低新生兒敗血症的嚴重性
因為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接觸到太多的外來刺激,且腸道菌叢也較單純,故益生菌也相對的容易定殖。 發表於國際科學權威期刊Nature的一篇美國與印度合作的大型研究發現,足月兒在出生七天內服用植物乳桿菌 202195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 strain 202195)加上果寡糖的共生質,有助於降低新生兒敗血症的發生率,且此植物乳桿菌株在口服七天後,可在寶寶腸道內定殖,到孩子四個月大時仍能被偵測出。  此外,除了在新生兒腸道內有絕佳的定殖率,植物乳桿菌更能有效的阻斷腸道內格蘭氏陰性細菌之附著與移位。
此大型研究的採樣地點於印度Oshida省的幾個村莊。 共有7,089位新生兒誕生,其中4,556(64%)的新生兒參與了研究。 被排除在本次研究外的新生兒包含出生週數小於35週,出生體重小於2000克,出生四天以上,無法由口進食,完全沒有母乳哺餵,母親在生產前兩天有發燒,已有使用抗生素,羊水中發現胎便的孩子。  而被納入研究的4,556位新生兒則是以雙盲和隨機的方式被分配於安慰劑(沒有給予共生質)組以及有給予共生質組。  這些孩子在出生2至4天內以口服方式給予7天的安慰劑或是植物乳桿菌 202195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 strain 202195)加上果寡糖之共生質。 在這4,556位新生兒中,共有704個孩子後續因懷疑敗血症而至醫院就醫。 就醫後,有196個孩子經醫師評估不須接受治療而直接返家,而另有189位在門診或是在家中接受非敗血症(與敗血症無關)之醫療處置。 在至醫院就醫的704位新生兒中,有319個寶寶經醫師遵照世界衛生組織新生兒敗血症的診斷標準,診斷新生兒敗血症,並入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注射天數大於五天)治療。 在這些患敗血症的寶寶中,有5%是在出生一週內,13%在出生兩週內,剩餘的72%在出生第三週至第八週間感染敗血症。 這也顯示,大部分的新生兒敗血生發生於出生兩週後,尤以出生第五至第六週最多。
比較有服用與沒有服用植物乳桿菌 202195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 strain 202195)加上果寡糖之共生質的兩個族群,發現有服用的新生兒感染敗血症的比率比沒有服用的族群低。 以感染敗血症的比率來說,有服用的族群為5.1%,沒有服用的族群為8.9%,兩者的差異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意義。   若是合併感染敗血症與感染敗血症後死亡的比率,服用共生質的族群比沒有服用的寶寶低約3.6個百分比(5.4% vs 9%)。 新生兒出現局部感染的比率,有服用共生質的族群也比沒有服用的族群低了52%。 有趣的是,服用與沒有服用共生質的寶寶在一開始的體重並無顯著差異,但是在60天大時,比較兩個族群平均體重可發現,有服用共生質的寶寶之平均體重多出了31.4克,差異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意義。 在所有參與研究的新生兒中,並未觀察到因口服共生質而引起的副作用。
雖然這篇研究仍有許多侷限與待改進處,包括只含納35週以上,出生體重2000克以上之新生兒,無法評估每位受試的新生兒所處的環境因子,沒有統計與評估每位受試者之哺餵狀態(母奶/母奶加配方奶/配方奶)及其對於腸道內菌叢之影響等,但是結論的確顯示,益生菌及共生質在降低新生兒嚴重感染具有正面的作用。  讓我們靜待未來更全面,更大型的研究,帶領我們對守護孩子們的健康向前邁進~